一、选对高匿代理类型是防封第一步
很多新手直接拿普通代理IP做爬虫,结果半小时就被封禁。真正能扛住反爬的必须是高匿名住宅代理,这种IP和普通用户上网特征完全一致。像ipipgo提供的动态住宅IP池,每个请求都来自真实家庭宽带,数据抓取时不会暴露爬虫身份。
二、IP轮换策略决定存活时间
就算用高匿IP也得讲究更换节奏。建议两种方案:
① 按请求次数轮换:每完成50-100次请求立即更换IP
② 按时间间隔轮换:每3-5分钟自动切换新IP
ipipgo的动态IP池支持API实时提取,配合他们的智能切换接口,能自动完成IP更新而不中断任务。
三、协议伪装比想象中重要
很多网站会检测连接协议特征。测试发现同时使用以下三种协议能有效降低识别率:
• HTTP/1.1 常规请求
• HTTPS 加密请求
• SOCKS5 穿透协议
ipipgo全协议支持的特性在这里特别实用,他们的代理网关会自动匹配最佳协议,不需要手动配置。
四、浏览器指纹要同步更换
只换IP不换指纹就像戴面具穿工装——照样被认出。每次切换IP时务必同步更换:
√ User-Agent版本
√ 屏幕分辨率参数
√ 时区语言设置
√ Cookie存储策略
建议用ipipgo的指纹库功能,每次请求自动生成配套的浏览器环境参数。
五、请求头管理防特征检测
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,但反爬系统必查项:
错误示范:固定Accept-Encoding、保持相同Connection状态
正确做法:每次请求随机化这些参数:
Accept-Language | en-US,zh-CN;q=0.9
Accept-Encoding | gzip, deflate, br
Cache-Control | max-age=0
六、请求速度要有人性化波动
绝对不要用固定间隔!人类操作存在天然波动:
正常范围:0.8秒-3.5秒/次
建议设置随机延迟:
time.sleep(random.uniform(0.8, 3.5))
ipipgo的智能调速模块能根据目标网站响应速度自动调整,避免触发频控。
七、异常处理决定任务连续性
遇到403/429等状态码时:
1. 立即停止当前IP的请求
2. 切换新IP后重试
3. 记录异常特征到黑名单
ipipgo的熔断机制会在首次异常时就自动隔离问题IP,比手动处理快5倍以上。
八、日志分析揪出问题IP
每天结束前必须做三件事:
① 统计各IP的成功率
② 标记超时超过3次的IP段
③ 检查被封IP的共同特征
ipipgo的管理后台自带可视化分析面板,能直接定位问题IP所属的ASN或机房。
常见问题QA
Q:高匿代理和普通代理区别在哪?
A:高匿代理会完全隐藏代理特征,服务器端只能看到真实住宅IP,而普通代理会在header里暴露Proxy信息。
Q:怎么检测代理是否真的高匿名?
A:用ipipgo提供的检测接口,请求后会返回服务器看到的完整请求头信息,检查是否存在X-Forwarded-For等暴露字段。
Q:同时开多个爬虫线程要注意什么?
A:务必确保每个线程使用独立IP池,ipipgo支持创建多个子账户,不同线程调用不同API密钥,避免IP资源冲突。